本文图片
原生家庭 , 这四个字不难认 , 却关乎着人的一生 , 甚至是很多人一生的痛 , 哪怕自己已经功成名就了 , 已经为人父母、儿孙满堂了 , 都忘不了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伤害 。
就像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 , 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 ”
大部分人觉得父母不合格 , 要么是父母偏心 , 一碗水端不平 , 给自己的爱远远比不上其他兄弟姐妹 , 要么是父母不体谅儿女的难处 , 控制欲太强 , 给儿女的人生尤其是婚姻造成了很多的影响 。
可是 , 这些都算好的 , 至少 , 他们尽到了基本的义务 , 把你抚养成人 , 相比于那些只管生不管养的父母 , 真的要好上太多了 。
本文图片
生而不养 , 当什么父母啊?还不如不生 。 你若是没有能力抚养子女 , 没有做好当父母的准备 , 没有做父母该有的觉悟 , 那作为一个成年人 , 管好自己 , 不胡乱要孩子 , 可以做到吧!
孩子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 , 但你可以选择什么时候要孩子 , 让孩子出生在什么的环境里 。 你做出了选择 , 让孩子来到了人世间 , 然后撒手不管了 , 这当的是什么父母?
更可气的是 , 有的人生而不养就算了 , 不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 , 还想要子女赡养他们 , 对他们俯首帖耳 , 任由他们予取予夺 。 若是子女不乐意 , 就道德绑架 , 要么来上一句“我当初不要你 , 是有苦衷 , 没办法” , 要么就是早知道你这么没良心 , 我当初就不该让你活下来 。
“你以为我想活下来?摊上你这么个爸爸 , 我上辈子是杀人了还是放火了 , 老天爷要这么惩罚我?我活下来了 , 长大了 , 是因为我妈 , 是因为我外公外婆 , 跟你有半毛钱的关系?你跑来摘桃子?”
25岁的顾琴就有一个生而不养、等到女儿有赚钱的能力了跑来摘桃子的父亲 , 对于这种父亲 , 子女若是妥协了 , 就真的挺对不起自己的 。
本文图片
01.
顾琴的亲生父亲刘大叔之所以生而不养 , 抛妻弃女 , 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 。
27年前 , 顾琴的妈妈在外打工的时候 , 认识了刘大叔 , 对其一见钟情 , 非他不嫁 。
顾琴的妈妈的家境较好 , 外公有较为体面的工作 , 外婆是老师 , 妈妈是家里的幼女 , 颇受宠爱 , 而刘大叔的家境一般 , 父母收入微薄 , 有两个姐姐 , 刘大叔的学历也不高 , 因此 , 顾琴的外公外婆不同意这门婚事 。
可是 , 顾琴的妈妈被父母宠大 , 很任性 , 非刘大叔不嫁 , 在家里闹了许久 , 才结成了婚 。
本文图片
“现在的姑娘若是发现男人有两个姐姐 , 就会明白他家里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 会懂得避开火坑 , 可是 , 在我妈那个年代 , 家里有多个子女 , 很正常 , 我妈又被爱情冲昏了头脑 , 根本不懂得看对方的原生家庭 , 于是 , 害惨了自己 。 ”
25年前 , 顾琴出生了 ,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要求 , 顾琴的到来不仅让刘先生感到不快 , 更让刘先生的父母无法接受 。 在他们看来 , 顾琴是灾星 , 绝了老刘家的后 。
于是 , 他们从一开始就不待见顾琴 , 更不待见顾琴的妈妈顾阿姨 , 对顾阿姨横挑鼻子竖挑眼 , 大加羞辱 , 顾阿姨为了女儿 , 不得不忍气吞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你们当初为什么要抛弃我?不过我现在已不在乎了,我只认养我长大的父母”
- 江德福|《父母爱情》:离开炮校,是江德福自己的选择,并非组织强行命令
- 父母|生二胎长大孩子有个伴,多半是父母的自欺欺人,但都不愿承认
- 女性择偶新标准,“三有三无”大受欢迎,男方父母成为关键要素
- 夫妻|同样是生老二救老大,四年前这部剧里的离异夫妻这样选择
- -01-任何良好的人际关系 父母与子女住在一起的习惯和思想
- 可怜独生女的父母了
- 父母|从五十岁开始,学会放过自己
- |大部分人都是飘在海中间,父母不让我沉下去,生活不让我浮上来
- |“不准让我儿子给你父母养老,他没这种义务”,儿媳:那就离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