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月|团长的故事|朱月月:小伙伴邻居们,都是我的“战友”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团长”小传
朱月月 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凌兆九村居民自救行动倡议和发起人
从4月1日起 , 招募和组建志愿者自救团队 , 建立77个楼栋群 , 梳理抗疫流程和规范 , 信息传递整合 , 居民答疑帮扶 , 受益居民超2000人 。
“团长”自述>>>
3月30日 , 小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中出现阳性病例 , 居委会被封控了 。 生活保障怎么办?疫情防控怎么办?老人照护怎么办?2000多居民的小区正常运转不能停 , 这就是我站出来的原因 。
因为工作关系 , 我平时和街道、居委会都有接触 , 加上小区封控后一直是负责核酸检测扫码的志愿者 , 跟志愿者团队比较熟悉 , 我的倡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 我们迅速成立了楼组志愿者民间联盟群 , 配合街道新指派的两位年轻居委会干部 , 把小区里的事一点点理顺 。
凌九(凌兆九村)是个老小区 , 且老人多 。 很多老人日常不需要微信群 , 这成为了小区内信息传递的障碍 。 为此 , 我们组织楼组长和志愿者通过楼栋内扫码组建楼栋群 , 确保各类信息公开透明 , 让每位居民在明明白白中都能放心、安心 。
针对小区抗原检测试剂发放过程中可能的“接触” , 我们对流程进行了梳理并告知居民 , 做到“无接触”发放;我们制定出台了相应的流程规范 , 把检测前的楼组信息登记改为检测后登记 , 通过线上通知、线下同步叫号、线下规范引导等一系列操作 , 让居民知晓核酸检测的线路和进程 , 有序组织开展核酸检测 , 避免各种隐患和风险的存在 。
我可能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团长” , 我们小区生活物资的团购 , 由我们团队中一位从事食品采购行业工作的志愿者牵头负责 , 从报备供应商资质到沟通协调物资送到小区再到最后100米如何消杀、分拣 , 我们都有了规范的流程 。
半个月了 , 虽然我是个85后 , 但我觉得自己真成了传说中的“居委会大妈” 。 当在小区居住了几十年的老人跟我说 , 看到青年居民站出来他特别欣慰时;当老人发现隔壁独居姑娘家不亮灯 , 担心她人身安全 , 却发现她成了小区志愿者为大家服务时;当被封困在小区里的理发师们 , 不知疲惫地奔走在楼栋一线 , 闲时还为老人免费理发时 , 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美好和温暖 。
【朱月月|团长的故事|朱月月:小伙伴邻居们,都是我的“战友”】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此刻 , 我的志愿者伙伴们 , 我的邻居们 , 都是我的“战友” , 他们的支持和认可 , 是我最大的收获 。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毛丽君 整理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