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 亲密关系中,你和TA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

同居 亲密关系中,你和TA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
文章图片
01
《家庭心理学杂志》曾开展过一项调查,结果令人惊讶:
参与调查的人群中,70%的人表示自己在恋爱中有过同居经历 。并且,在这些同居过的情侣中,最后分手的概率是80% 。
也就是说,100对情侣同居,最后分手的有80对 。
相信所有情侣都是因为相爱才走到一起的,结果却大多以失望收场,并且,越早同居,越容易分开 。
同居 亲密关系中,你和TA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
文章图片
支撑这个调查结论的是一个心理学理论:糖果效应 。来源于瑞士心理学家萨勒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 。
他在一群4岁的孩子面前,挨个放了两颗糖,告诉他们如果坚持20分钟,等他回来,这两颗糖就属于他们,否则,只能得到一颗糖 。
结果,有大概2/3的孩子努力克服诱惑,选择等待,而剩下的1/3孩子没能坚持到最后,就吃了一颗糖,一些孩子甚至在萨勒刚离开,就把糖塞进了嘴里 。
此后数年的跟踪调查发现,能抵制诱惑的孩子,长大后性格沉稳、有耐心,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
不能抵制诱惑的孩子,长大后性格更外向,大胆尝试却缺乏耐心,往往碰壁 。
得出一个结论:孩子的自控力直接影响到成人后的性格,而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在生活和事业上所能达到的高度 。
这就是糖果效应,也称为“延迟满足效应” 。
同居 亲密关系中,你和TA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
文章图片
02
【同居 亲密关系中,你和TA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在感情世界中也是如此 。
两个人坠入爱河,会遇到很多诱惑,包括生理诱惑、生活诱惑、心理诱惑 。
然而,如果两人对彼此的性格、情绪、家庭、工作等还不够了解,感情还不够稳固,就轻易放弃原则和底线,因诱惑而同居 。
那么,揭开神秘面纱后缺点暴露,现实与想象落差巨大,令彼此无法接受,很容易导致分手 。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都很脆弱,且往往不被珍惜,生活如此,恋爱亦如此 。
并且,对于恋爱初期的情侣,如果对方一开始就无条件付出,好到近乎完美,你一定要警惕对方的用心 。
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无条件的付出的背面,很可能是另有所图,草率接受,等待你的可能就是伤害 。
打算同居前先问问自己,吸引彼此的是爱还是诱惑 。
别在恋爱“糖果”的甜蜜诱惑中,迷失了方向,落得一身伤痛 。
然而,很多同居过的情侣并不认同这一调查结果 。
有人说,我俩在一起一个星期就同居了,现在还是很亲密 。
有人说,婚前不同居,离婚率才高 。
这些反对者都忽略了这项调查结论的前提条件:不够了解的情况下,轻易放弃原则,因诱惑而同居 。
因此,“同居过的情侣,分手率高”这个调查结论的核心其实应该是:贸然同居,结局大概率不圆满 。
同居 亲密关系中,你和TA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
文章图片
03
有一句老话:相爱容易,相处难 。
无论同居还是婚姻,几乎没有人不是抱着共度一生的信念走到一起的 。然而,近年来,离婚率却有不断上涨的趋势 。
如何维系我们的亲密关系,是每一对相爱的情侣在同居或进入婚姻前就应该思考的问题 。
同居也可以说是一种事实婚姻,婚姻关系中的感情问题、生活难题等等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暴露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