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四 )


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文章图片
图片|一只行走的小吃货 ?
大盘鸡里,有几样东西是少不了的 。吸饱了汤汁的绵软土豆,是甘肃人和新疆人交流的证据;辣皮子跟着行脚商的脚步,从四川去到新疆;大盘鸡里,还少不了新疆的拉条子,北疆的冬小麦让面条更富韧劲,一旦离开了新疆,连拉条子都不对味了 。
客人们伸出筷子,舀起鸡肉和土豆,就着生蒜嗦面条,充满意气风发的江湖味 。
来吧,所有的欢迎,都在奔放且融合四方味道的大盘鸡里了 。
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文章图片
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文章图片
浙江:鸡肉酒精度蜜月
浙江绍兴水好,酒好,醉鸡也好 。
澄黄清亮的低度数绍兴酒,和鸡肉你侬我侬,甜蜜依偎,是天生一对的好搭档 。
有人曾想用高度数的白酒复刻醉鸡,一口下去,却是辛辣冲鼻,鸡肉和酒在口腔里各自为政,实在不美 。
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文章图片
江西:煮鸡的酒,无可替代
甜醉的滋味,江西的三杯鸡也知道 。
三杯鸡的配方,很有点随心所欲的意思 。说是一杯油,猪油也使得,茶油也使得;说是一杯酱油,有人用生抽,有人用老抽,甚至有人用加白糖调过味的秘制酱油 。至于一杯酒,它却只能是米酒 。最好还是自家酿的糯米酒,带着一点儿的温厚的甜,和隐秘酒药的香 。
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文章图片
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文章图片
米酒源于谷物,更加接近人的味觉本能 。工业化统一制作的酒业,总和记忆中的味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
红润油亮,香甜软滑的三杯鸡,是谷物和肉类千回百转后的相视一笑 。
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文章图片
图片|图虫创意 ?
蔡澜说,鸡肉最没有个性 。
但我却觉得,正是这一种“没个性”才成就鸡肉的百搭体质 。它不像鱼虾,刺多壳硬;不像羊肉,不喜欢的人就是一口都吃不下;也不像猪肉和牛肉,会被一些宗教虔诚信徒列为禁区 。
白煮、清蒸、盐焗、酱炒、红烧……
在平平无奇的一只鸡身上,藏在中国人烹饪的无限可能 。
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文章图片
图片|rachel李瑞秋 ?
越是简单寻常的东西,越能看出制作者的态度 。是中国人认真的用心,让中国的鸡入得厨房,出得厅堂,嵌入“无鸡不成宴”的民俗记忆 。
中国人吃鸡,都能吃出了一个万花筒一样的世界;看生活,自然也能看出一个万花筒的世界 。
大吉大利,我们今晚吃鸡 。
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