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婆媳矛盾为什么是千古难题?与中国家庭的轮回机制有关。|婆媳矛盾为什么是千古难题?( 二 )

文章图片
父亲如果从情感上完全脱离家 , 容易造成儿子性别认同出现问题 , 母亲难以避免把儿子摆到丈夫的那个位置 , 向儿子索取情感 。 被妈妈索取情感的男人 , 基本上都会成为回避型人格 。 什么叫回避型人格的男人?在小孩子的时候 , 他体验到了情感是难以承受之重 。 所以 , 等他长大结了婚 , 应该给妻子情感的时候 , 会刺激他童年时候感受到的不可承受之重 。 于是 , 他只有回避依恋关系 , 因为爱对他来说是一件负担很重的事情 。
还有一些家庭 , 当母亲与父亲经常发生争执 , 母亲倾向希望得到儿子的同情和理解 , 尤其如果儿子跟父亲关系疏离 , 接下来会形成了母亲与儿子联合跟父亲对立的关系 , 儿子会视男子气概是一种粗暴和不体贴的表现 , 继而拒绝表现自己男性的一面 。 这就可以解释 , 为什么在很多同性恋者个案中发现存在一种非常亲密依赖的母子关系 。 很多人都不知道与母亲的关系会对我们未来的生活有多大影响 。 母亲 , 仿佛幽灵一般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 指导着我们每一个行为 , 即使我们早已成年成婚 。 在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 , 他和最初抚养他的这个人建立的情感纽带 , 将会成为他一生情绪发展、沟通模式、人格发展的基础 。 一个人一生中可能没有任何一种关系 , 可以像我们和母亲的关系一样 , 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出我们的人格和沟通模式 。

文章图片
一个没有得到丈夫足够的爱与关怀的母亲 , 在孩子身上寄托了所有希望 , 不知道人与人的边界什么 , 认为一切都应该在自己职权范围 , 当管不着就开始歇斯底里 。 一个承担了母亲所有爱与希望的儿子 , 从小被情感绑架不能忤逆、按照着母亲的希望生活 , 在层层压力下只想找个地方遁逃 , 一个被母亲认为成为威胁的儿媳 , 在轮回式的恶性循环里 , 将缺爱的失落移情到自己的子女身上 , 成就下一代的母亲与儿子 。 这就是中国家庭的轮回机制 。
当儿子逃离家庭的一地鸡毛之后 , 剩下的就是互撕的婆媳——两个被情感折磨得躁郁无比、虐心虐肺每天如在深渊的女人 。 与男人不同 , 她们两个就算互杠到底 , 也绝不逃离这个被称之为家的地方 , 害怕断了那份依赖后 , 未知的孤独 。 这一切 , 都因为女人身心太弱小、无法把控自己的人生所致 。 在情感困扰中 , 财富、地位、学识 , 统统不足以使女性豁免于情感上的弱势 。

文章图片
从七零、八零到九零 , 其实我们家庭生存环境并没有变化太多 , 常规模式是:强势挑剔的母亲+沉默隐形的父亲 , 或者受气怨恨的母亲+严苛粗暴的父亲 。 通常两种模式合二为一 , 看似强势的母亲恰恰在感情中是弱势的 , 看似柔弱幽怨的母亲 , 又正是以受害者的面目操控着整个家庭 。 在这种夹缝里成长的女孩和男孩 , 其实从未真正体验过——亲密 , 更不用说在心理上完成与父母的健康分离 。 父母们总是想着给孩子搭建最好的港湾 , 希望能一辈子看护着孩子 , 殊不知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婴” 。 你以为这个社会这么多的“妈宝男”、“妈宝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 是父母尤其是母亲一手培养的 。 这个问题存在于你、我、她 , 无数个表面光鲜实则内心哀怨的女性巨婴之中 , 这个问题存在于你、他 , 无数个表面坚强实则内心怯懦的男性巨婴之中 。 而我们在子女成年后、仍然要强行介入子女生活的中国父母 , 在心理上也何尝不是巨婴?巨婴“NOT体型大的婴儿 , 而是不管多大 , 精神上依旧无法独立的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作者:黎荔一个不留神 年过完了,生活继续
- 作者:黎荔我们都是从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从不知快乐为何物的高考岁月里走过来的 青春河中的少年
- 作者:黎荔当下社会 为什么这个世界只看脸
- 婚姻|婚姻还有没有挽回的机会?
- 婆媳关系 婆媳关系里的“潜规则”,女人越早知道,吃亏越少
- 文章作者:道法自然岁月如梭 人生的道路上,可以没有观众,没有喝彩,但一定要做自己的观众
- |困于婆媳矛盾的家庭,多是踩了这些雷区,理清根本原因才能自救
- 离婚 为什么很多婚姻败在了婆媳关系上?两位过来人的案例告诉你
- 作者:黎荔我与西安吟诵界结缘于2013年底 为吟诵而写
- 作者:黎荔每天晨起 感恩是一种让生命歌唱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