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型清朝人的“发辫”有多脏?美国女传教士:气味臭气熏天,令人作呕

现代人的头发已经成为了除了服饰之外 , 最能体现自身个性的地方了 , 各类像爆炸头、莫西干头 , 还有罗纳尔多的“阿福头”式的新式发型层出不穷 , 体现了年轻人的时尚理念 。 但是在中国古代 , 发型却是礼法的体现 , 要求非常严格 。
发型清朝人的“发辫”有多脏?美国女传教士:气味臭气熏天,令人作呕
文章图片

古代男子的发型分为两个阶段 。 幼童时期 , 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 , 形状如角 , 因而古人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 。 等到了15岁 , 男子就要开始束发髻 。 20岁开始行冠礼 , 表示成年 。 此时的束发又分为两种 , 全束和半束半披 。
发型清朝人的“发辫”有多脏?美国女传教士:气味臭气熏天,令人作呕
文章图片

中国古代的男子非常讲究发型的整齐端庄 , 同时也认为头发是身体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孝经·开宗明义》提出了“身体发肤 , 受之父母 , 不敢毁伤”的观点 。 所以古代男子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 , 需要把头发绾成发髻而冠之 。
但是到清军入关后 , 中国男子的发型就发了一次重大变革 。 顺治元年(1644年) , 清军进入山海关的第一天 , 就颁布了剃头令 , 让统治地区的汉人全部剃发 , 效仿满人的发型 。 清朝中前期的发型就是沿发际线四周都要剃光 , 只留着中间的头发 , 等头发变长 , 编起辫子 。 意味着满人削平四夷 , 定鼎中原 。
发型清朝人的“发辫”有多脏?美国女传教士:气味臭气熏天,令人作呕
文章图片

清军攻下南京、苏州、杭州后 , 认为大局已定 , 便重申剃发令 , 强制剃发 , 《江阴城守纪》就记载 , 清军在占领地区实行“留头不留发 , 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政策 。 这样的民族政策也引起了百姓的强烈抵触 , 各地都爆发了反抗 ,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江阴八十一日” , 江阴人民抗击清军 , 高呼“宁为束发鬼 , 不作剃头人” , 6万余人战死在江阴城下 。
到清朝统一全国后 , 全国男子都必须实行剃发 。 但是这种发型其实缺点非常之多 , 除了这种异域的发型并不被传统的汉人审美所接受外 , 长辫也让日常的各类生产生活都受到了影响 , 行动极其不便 。
发型清朝人的“发辫”有多脏?美国女传教士:气味臭气熏天,令人作呕
文章图片

而且虽然宫廷皇室和一些生活富裕的达官贵人会经常清洗头发 , 用燕窝等昂贵的材料对头发就行护理 。 但是寻常的平民百姓对清洗辫子并不上心 , 一是因为清洗一次耗时费力 , 严重耽误了社会生产 , 二是简单的清水清洗作用也并不明显 。
对于一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来说 , 经常几个月或者半年才清洗一次辫子 , 甚至有的人终生未洗 。 所以一般百姓的长辫都是非常的脏 , 而且散发恶臭 。 一位来到中国的美国传教士就曾经在日记里写过 , 清朝人的辫子肮脏恶臭 , 让人避之不及 。
【发型清朝人的“发辫”有多脏?美国女传教士:气味臭气熏天,令人作呕】发型清朝人的“发辫”有多脏?美国女传教士:气味臭气熏天,令人作呕
文章图片

到了晚期时期 , 清朝人的辫子给人们的生产造成了更大的困扰 , 外国机器的引进 , 经常会将工人的辫子绞入 , 威胁生命 。 辫子也让清朝人成为了外国民众取笑的对象 , 1872年清政府第一批留美的官派留学生 , 就因为辫子受到了取笑 , 有些学生甚至一怒之下剪掉了辫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