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功效护肤,会是下一个资本泡沫吗?( 六 )


新规之后 , 第三方机构也成了香饽饽 , 连检测费用和备案服务都陷入了价格战 , 有行业人士称 , “以抗皱功效为例 , 找大机构需要8万元 , 周期28天;而一些小机构给出的标价可低至1000元 , 周期也只需7-10天 。 ”当功效评价成为常态 , 检测过程中的猫腻已经冒出头 , 这淌水是否又可能被搅浑?
无论如何 , 那些仅靠噱头忽悠消费者的品牌 , 注定走向衰亡 。
原料功效护肤,会是下一个资本泡沫吗?
文章图片

结语 我认为 , 功效型护肤品的前景 , 可能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好 。
拿敏感肌来说 , 用户除了搜索这种功能性的产品 , 还会找像雅诗兰黛、欧莱雅、兰蔻这样的国际大牌 。 泛敏感肌是一个大市场 , 国产功效型护肤品牌的竞争者也不仅限于同类品牌 , 还需要正刚这些实力更强劲的对手 。
原料功效护肤,会是下一个资本泡沫吗?
文章图片

而用户购买这些品牌 , 除了产品本身的品质 , 更多支付的是品牌力带来的溢价 , 这种品牌文化的沉淀 , 正是国产品牌所缺乏的 。 就算短期内靠着营销 , 把销量做上来了 , 但要守城 , 比攻城更难 , 不信你看下面的双11战报 。
原料功效护肤,会是下一个资本泡沫吗?
文章图片

当国际大牌也摸透中国用户的消费习惯 , 无论是功效还是营销都贴着消费者偏好来走 , 国产品牌的胜算可想而知 。
至少现在看来 , 国产功效型护肤品在研发、品牌力上相较于国际大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靠营销支撑起来的繁荣还能持续多久 , 完美日记就是上一个破灭的“先驱” 。
【原料功效护肤,会是下一个资本泡沫吗?】*内容作者:Kelly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