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丈夫死了 , 那我是谁?我该怎么办?
冯晓琴是爱顾磊的 , 但她更爱的是自己 。
海清的哭戏真的是教科书级别的 , 因为演出了层层递进的情绪 , 和痛苦之外的人物内心 。
对于好演员来说 , 哭不难 , 难的是对“哭”的把控力 。
第三大亮点就是表演的共情力 。
很多观众回过头想明白了 , 觉得这个人物真有那么值得同情的吗?但演的那一刻 , 观众完全代入了 , 这就是表演的魔法 。
【海清|童瑶海清飙演技,谁赢了?】那场顾老太太一把推倒冯晓琴 , 指责是她害死了孙子的戏 , 海清从头到尾演出了人物的精神恍惚 , 欲哭无泪 。
直到她和妹妹呆坐在屋里 。 妹妹问她:姐 , 你难过就哭出来?她的眼泪才决堤 。
本文图片
海清完全演出了角色的情感脉络 , 将人物细微的心理状态全都表现了出来 , 那种痛苦背后的绝望、不甘、愤怒和委屈 , 一时间都体现在眼泪里 , 自然流畅 , 让观众的心紧紧揪在了一起 , 忘却了人物的精明市侩 。
后来她和顾清俞正面对刚 , 指责是顾清俞挑拨造成了现在的一切 , 明明是强词夺理 , 但海清的情绪都写在眼神里 , 那种多年的压抑、苦闷、不被理解的怨恨和委屈 , 一下子溢出了屏幕 , 观众就都站在她这边了 。
本文图片
海清的表演是如此出色 , 到最后 , 她让你同情 , 也让你反感 , 让你难受 , 也让你敬佩 , 因为人性是复杂的 , 海清演出了硬币的正面 , 但也把反面压在人物底色里 。
流量明星演人物的一个面都演不明白 , 海清却能像一个魔方一样 , 不断展示人物的无数面 , 每一面组合起来的 , 才是最真实的那个冯晓琴 。
本文图片
观众理解人物的复杂 , 因为我们每个人自己就是复杂的 , 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 , 只有世俗的进退选择 。
当你经历了足够多 , 才会品味到这份糟心背后的真实 。 鸡零狗碎是生活 , 酸甜苦辣是人生 , 现实的复杂背后是人性 。
海清说 , 冯晓琴最迷人之处就是在人生结结实实跌到谷底后 , 她在逆境中抗争 , 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
她的确演出了人物最迷人的地方 , 但好的人设演倒观众喜欢不算最难 , 但是能将不好的人设演的让人共情是好演员的本事 。
写在最后:所以到底如何评价《心居》?
现实主义海派剧的回归 , 对于这届观众可能有点陌生 , 但却曾经是国剧的主流 。
整部剧就是一家人吵吵闹闹 , 虽然都是鸡毛蒜皮鸡飞狗跳 , 但自然又有烟火气 。
滕华涛拍这种剧最厉害的不是对剧的理解 , 而是对生活的理解 。
本文图片
观众看到最后 , 记住了许多“惹人生厌”的角色和他们做的那些糟心事 。
但又不能不承认 , 剧中演员全员演技在线 , 每个人的演绎都细腻传神 , 让人叹服 。
原作者和编剧的一段话我认为说到了关键:“写《心居》时我就是想写人 , 写真的人 , 包括冯晓琴和顾清俞这对姑嫂 。 我都没有去想她们到底谁对谁错 , 我觉得这个是很难去界定的 , 更多取决于你站在哪个立场说话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海清|海清是励志版蔡根花,童瑶是有钱版樊胜美,国剧女主人设变了
- |做全职妈妈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看海清饰演的冯晓琴就明白了
- |电视剧《心居》好评如潮,海清与童瑶同台飙戏,网友直呼太过瘾!
- |心居:海清送外卖,蹲地狼吞虎咽大口吃盒饭,那一幕真实又辛酸
- 冯晓琴|《心居》童瑶vs海清,全家背着儿媳开小会场景太窒息了
- |首播收视夺冠,童瑶、海清一吵架,吵出个王炸?
- 海清|同样是演“哭戏”,把海清和童瑶放在一起看,差别就出来了
- 海清 同样是演“哭戏”,把海清和童瑶放在一起看,差别就出来了
- 海清|《心居》:童瑶、海清姑嫂斗法,有多下饭?
- |《心居》海清哭戏没掉一滴眼泪,丈夫骤然离世,脸上写满错愕悲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