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菜 媒体谈“统一女生头绳颜色”:不是仪表教育,而是过度要求

娃娃菜 媒体谈“统一女生头绳颜色”:不是仪表教育,而是过度要求

【娃娃菜 媒体谈“统一女生头绳颜色”:不是仪表教育,而是过度要求】
近日有网友反映 , 河南郑州高新区某小学存在形式主义 , 如平常上学要求女生佩戴统一颜色头绳 。 在网友看来 , 统一发型可以理解 , 但统一到头绳就不能理解了 。 小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 , 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 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 , 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 从这个角度看 , 小学生的着装、发型确实需要注意 , 应当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 。 但是 , “一刀切”要求女生佩戴统一颜色头绳的做法确实有些欠妥 。 《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着明确要求 , 只要学生的着装、发型、头绳等日常穿着没有违反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相关规定就可以 , 学校就不应该对此提出其他特殊规定 。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 , 衣着整洁 , 经常洗澡 , 勤剪指甲 , 勤洗头 , 早晚刷牙 , 饭前便后要洗手 。 2019年修订的《河南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只是规定 , 生活节俭 , 合理消费 , 穿戴整洁 , 朴素大方 , 不互相攀比 。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河南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都对小学女生头绳颜色没有明确禁止性规定 , 这也意味着扎不同颜色的头绳并无不妥之处 。 可见 , 小学“一刀切”要求女生佩戴统一颜色头绳根本不是仪表教育 , 而是一种过度要求 。 按照这样的仪表教育 , 学生鞋、帽子等颜色岂不都得统一?如果按此逻辑 , 很有可能换一任校长 , 小学女生就可能会要求换一种颜色的头绳 。 实际上 , 对中小学生着装、发型等 , 学校只需要严格执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即可 , 完全就没有必要细化到统一发型、统一头绳颜色等 。 近年来 , 一些中小学总是盯着学生头发 , 要求统一发型、甚至要求统一女生头绳颜色 , 实质上这是一种批量生产的流水线式教育 , 不利于中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 更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 来源:北京青年报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