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山东婚礼上最令人气愤1幕流出,打脸多少人:你没界限的样子真丑( 二 )


大概两个星期后 , 罗振宇在超市偶遇这位经理 。
闲聊之后 , 罗振宇才知道 , 原来这位经理是自己节目的忠实粉丝 , 甚至他对节目还有许多新奇的想法 。
知道这些后 , 罗振宇觉得很奇怪:“那天在银行你为何说不认识我呢?”
经理听完 , 很干脆地回答说:“那个时候 , 你是客户 , 我在工作 , 在工作场合 , 我不宜谈和业务无关的任何话 。 ”
不得不说 , 这位银行经理是一个界限分明的成年人 , 他知道什么场合该做什么事 , 什么时间又该说什么话 。
古话说:“凡事过则损 , 需把握分寸 。 ”
活得通透的人 , 都会带着合适的距离感 。
4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 在一个刚开门的大阅览室中 , 当里面仅有一位读者的时候 , 心理学家便进去坐在这位读者身旁 , 来测试他们的反应 。
因为被测试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 , 所以大部分人都快速默默地远离 , 走到别的地方坐下 , 还有人非常干脆明确地说:“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一共测试了整整80个人 , 结果都相同:在一个仅有两位读者的空旷阅览室中 , 任何一个被测试者 , 都无法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 。
类似的 , 在芬兰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
人们在乘坐公共交通用具的时候 , 哪怕只剩一个座位 , 都不会坐在已经落座的人身边 。
偶尔有外地游客不明就里地坐下来 , 身边的人也极有可能立即起身再去另寻座位 。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 , 叫做心理边界 , 指的是个人所创造的抽象边界 。
通过这个边界 , 我们可以知道 , 什么是合理的、安全的和被允许的行为 , 以及当别人越界的时候 , 自己该如何回应 。
带着“界限感”相处 , 是我们对人际关系最大的尊重 。
好的关系 , 一定会保持界限 , 不给对方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
维护距离感的关键在于 , 既不逾越他人范围 , 也不任由他人肆意践踏自己的范围 。
千万别让界限感 , 出卖了你的教养 。
共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