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丝毫不否认作为个体的选择 , 与这种男人的结合意味着要面对更多 , 但这种来自社会单一舆论的道德优势 , 还是使我感受到掩盖在这个标签背后所蕴含的歧视、无奈和漠然 , 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给农民造成的不可逆式的生存劣势 , 怎样通过代际传递一直作用到婚恋层面 , 从而导致不可排解的天然矛盾 。 可以说 , 尽管农村出生的读书人通过个人努力得以改变身份 , 但只要和出生的家庭还依存各种血肉关联 , 那份深入骨髓的卑微、渺小、和人格的屈辱感 , 就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逃出泥坑的幸运者尚且如此 , 留在故地的坚守者又怎么可能有更好命运?
事实就是如此 , 冷静下来想想 , 哥哥一家确实看不到太好前景 。
首先是代际的贫穷已经开始轮回 。 在体力最好的时候 , 哥哥、嫂子当年丢下孩子外出打工 , 现在侄子、侄女长大成人 , 结婚生子后 , 随着生存的压力变为现实 , 也不可避免要重复父辈的命运 , 踏上下一轮的打工生涯 , 哥哥、嫂子像当年公公、婆婆一样 , 要承担起照看孙子的重任 。
2013年年底侄子结婚以后 , 为偿还债务 , 过完年就离开新婚妻子 , 随村里去外省打工的队伍 , 成为泥水匠中的一员 。 运气好时 , 一年能够攒下一万多元 , 运气不好 , 或者多换几个工地 , 可能就只够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 。 毕竟和父辈比较起来 , 侄子不可能像他们那样严苛节约 , 二十出头的年龄 , 和城里的年轻人一样 , 他迷恋各类智能手机 , 或者一些时尚的行头 , 光是这一笔开销 , 就足够家里开支半年 。
他也曾经考虑在附近的镇上找个事做 , 或者开个店 , 但不是没有成本 , 就是没有过硬技术 , 始终难以做成 。 客观而言 , 农村自身的生产已经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 更多时候 , 获取基本的家庭开销 , 还是不得不以肢解完整的家庭结构为代价 。 这样 , 结婚、生子、外出打工、制造留守儿童 , 就成为了事实上的轮回 。 对哥哥而言 , 新的挑战在于 , 他老了以后 , 甚至会面临老无所养的境地 , 毕竟他的子女 , 没有一人通过读书得以改变命运 , 而他在半生的劳作中 , 也仅仅只是维持了一种最简单的生存 , 并没有给自己留下半点养老的资本 , 贫穷和贫穷的传递 , 已经成为这个家庭的宿命 。
其次是留守儿童的后果开始显现 。 侄子、侄女作为第一代留守儿童 , 已经长大成人 。 侄女通过网恋 , 十九岁那年就结婚 , 二十岁就生了孩子 , 丈夫是一个比他还小一岁的本乡男孩 。
尽管已身为母亲 , 但侄女根本就没有身为人母的心理准备 , 更感受不到母亲身份沉甸甸的重任 , 怀孕期间 , 依旧维持以前的生活方式 , 猛吃方便面和饮料 , 手机更是二十四小时不离身 , 床头柜前堆满了方便面盒子和饮料瓶 。 孩子生下来后 , 甚至连棉纱的尿布 , 都不知道在哪儿买 。
我暑假看到她带着一岁不到的女儿 , 大热天里 , 就让她光着大半个身子 , 一身的泥巴和脏污也不管 , 我告诉她应该给孩子备用一点棉纱尿布 , 她开始一脸茫然 , 随后便很开心地告诉我 , 她让女儿几个月就开始吃冰棒 , 拉了几天肚子后 , 现在不管吃什么都没关系 , 但事实上 , 她女儿一直不明原因的高烧不退 。
和城里刚做母亲女性的谨慎、细致比较起来 , 侄女的无知、粗糙着实让我吃惊不小 。 她原本就是一个孩子 , 一个二十岁就做了母亲的孩子 , 爱玩的天性和母亲沉重的责任放在她身上 , 显得尴尬而又刺眼 。 我叫她买两本书看看 , 或者上网时 , 顺便看看育儿专栏的内容 , 她青春勃发的脸庞再一次转向我 , “我明年就出去了 , 带伢是奶奶的事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一个女人最好的嫁妆就是一颗体贴温暖的心 婚姻进入瓶颈后,怎么熬过柴米油盐的无聊期?
- 离婚|“过完年了,咱们去离婚!”春节后离婚率飙升,现代人的婚姻咋啦
- 最近有位读者给我留言说:“中年女人真的很可悲 中年女人离婚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诉苦?
- 01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离婚的男人比离婚的女人更吃香 离异带着孩子的女人,真的适合你吗?
- 婚姻有时真的让人捉摸不透 这3种婚姻,最折磨人
- 01不管是明星夫妻还是寻常夫妻 男人出轨后,最后受伤的终究是女人
- 结婚|结婚前给女人的忠告:只承诺不行动的男人,不要轻易嫁
- 冯化成|人世间:周蓉这样自私的人,才有离开冯化成的底气
- 朋友在精,不在多,和值得交往的人共相处,和心里有你的人做朋友
- 在我们的生活中 为什么丁克夫妻越来越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