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称《水浒传》毒害青少年,浙江省教育厅千字高水准回复被群赞( 二 )


第二 , 《水浒》是批判性阅读的好载体 。 《水浒》价值取向与现代文明不合拍 , 是阅读《水浒》不可回避的问题 。 但阅读《水浒》是否必会造成中学生误入歧途?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当代青少年误入暴力犯罪深渊 , 与《水浒》有直接的因果关联 。 就算退一步来说 , 如今阅读的渠道太多太多 , 但单靠“堵”的方式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 堵不如疏 , 疏不如引 , 惟有理性地引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与随心所欲、听之任之 , 让学生个体“偷摸着自由阅读”相比 ,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 《水浒》内容被选入教材 , 又何尝不是明智之举?正如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敏强所认为的 , “《水浒》内容很有价值 , 应在中小学课本中保留 , 但是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 , 授课老师有必要进行引导 。 ”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其经典性而完全忽略对学生困惑的引导 , 也不能因为其充斥“暴力”等元素而因噎废食 , 应该让学生理解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精华”和“糟粕” , 要以理性的态度来解读它 , 通过解读 , 实现解“毒” 。
所以 , 我们也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能够用准确的方式引导中小学生实行批判性阅读 。 批判性阅读能力 , 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 实际上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已经注重批判性阅读与思维习惯的培养 , 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 这对学生阅读思维乃至个人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
第三 , 《水浒》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 这其实是前面两点的延伸 。 《水浒》没有给我们展现一个“正确”的世界 , 而是一个多样的世界 。 有善 , 有恶 , 有善与恶之间的种种不得已 , 幻想、隐忍、挣扎、妥协、反抗……一言一行背后都镌刻着人性的复杂 。 丰富且深刻的内核 , 是《水浒》被列入名著的理由 , 也是值得我们(包括中小学生)一读再读的根本原因 。 中小学生该怎样阅读《水浒》这部名著呢?教学中 , 教师会引导学生读故事、读人物、读社会、读人性 , 如“庙堂失序与江湖理想”“个体失路的偶然与必然”“快意恩仇与暴力滥杀”“水浒女性的是是非非”“侠义与忠义”“江湖聚义的善与恶”“反叛与归顺”等专题探究 , 学生带着这些思辨性的专题 ,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开展深度阅读 , 不仅能够进入文本深处 , 也能培养他们的个性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 。 阅读可以丰富思想、增长才干 , 促进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 但如果阅读仅仅读了文字却无思考 , 那么阅读就没有任何意义 。 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的过程 , 能够有效筛选信息 , “站出来”去分析思索深层意义 , 阅读才发挥了其真正的意义 。 所以 , 重要的不在于你“读了什么书” , 而在于你“怎样把每本书读好” , 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阅读 , 让他们学会判断 , 在经典书籍(包括《水浒》)中吸取精华 , 才能真正让阅读为学生打好精神底色 。
心随文动 , 相互映发 , 质疑思辨 , 提要钩沉……这些都会给阅读者带来愉悦舒畅的读书体验 , “怎样把书读好” , 是我们庄严而宝贵的生命赋予自身的重要使命 。 最后 , 再次感谢您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关爱!感谢您对教育的支持!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千字长文回复一事引起热议 。 网友吐槽提出意见的网民称“咋不把他清除出去呢”“干得好!加油举报!我想知道最后谁能在“为我孩子好”选拔中赢下家长的心”“现在愿意看名著的小孩已经很少了 , 居然还要禁” 。
|网友称《水浒传》毒害青少年,浙江省教育厅千字高水准回复被群赞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