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退休之后,真正幸福的生活,是从“边走边扔”开始的

01
古话说:“家中三不留 , 富贵永不休 。 ”
按照古人的说法 , 一个家庭 , 要焕发活力 , 就要去繁存简 , 不要到处塞得满满当当 , 让人找不到容身之处 。
以此类推 , 人 , 是家庭中的一员 , 想要提高生活质量 , 就要处理好家庭、个人利益等关系 , 及时清理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 。
作为退休老人 , 谁都想自己过得幸福 , 但是很多时候 , 却事与愿违 , 总感觉自己在负重前行 , 气喘吁吁地渡过了余生 。
今天 , 我和大家一起探讨“边走边扔”的话题 , 希望退休之后的我们 , 能轻轻松松过日子 , 让一切都归零 。
退休|退休之后,真正幸福的生活,是从“边走边扔”开始的
本文图片

02
扔掉职场上的“骄傲” , 走进群众之中 。
在退休老人之中 , 总有一些人 , 曾经担任过领导 , 或者在某方面做出了成绩 。 身边的人 , 见面打招呼 , 不叫起名字 , 而是叫“某局长、某主任、某科长”等 。
听到带着“职场味”的称呼 , 你的身价立马就涨上来了 , 身体也可以挺直一些 。 事实上 , 退休之后 , 称呼和身份 , 已经不能对等了 。
按照正规的说法 , 退休之后 , 局长就应该是“原局长”;科长就是“原科长” 。 只是大家都习惯把“原”字去掉 。
有一次 , 居委会召集一些退休老人开座谈会 , 希望能够听一听大家对小区建设的意见 。 一位担任过局长的老人拿起话筒 , 讲了十多分钟 , 从自我介绍 , 到政策的解读 , 说得头头是道 。
居委会的主任轻声提醒:“我们当下主要是解决小区的和谐问题 , 需要具体措施 。 ”
某局长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 放下话筒 , 变得沉默了 。
扔掉“官架子” , 和群众面对面聊天 , 习惯“就事论事” , 周边的人 , 就会和你很热情 , 也会真正形成互动的局面 。
很多退休的老人 , 总是抱怨身边的人对自己不客气 , 有成见 。 真实情况 , 其实是“曲高和寡” , 把自己抬得太高了 。
做一个平易近人的人 , 人与人之间就变得温暖了 。
03
扔掉对家庭里“多余的东西” , 过上勤俭节约的日子 。
有些家庭里 , 常常出现一些没有开封的东西 , 也有一些只用过一两次的东西 , 还有一些东西 , 一年到头 , 就是用一次 。 比方说 , 做糍粑的磨具 , 只是过年的时候 , 用一次 。
一些老人 , 退休之后 , 喜欢养花养草 , 但是他们不善于打理 , 枯萎的花草 , 常常出现 。 花盆没有了生机 , 到底要扔掉还是保留?多数的人会选择保留 , 并且买上另外的植物 , 种上去 。
一些老人 , 发展兴趣爱好 , 只有三分钟热度 , 久而久之 , 因为爱好带来的物件 , 越来越多 。 比方说 , 因为头脑发热 , 配置了钓鱼竿 , 但只是用了一两次 。
有句话说得好:“家干净 , 人有福 。 ”
在我的家乡 , 有这样的规矩:七十岁之后 , 少添新衣;六十岁之后 , 不要盖新房 。 也就是倡导老人 , 要根据年龄的变化 , 改变消费态度 , 调整对衣食住行的要求 。
日子节俭了 , 退休金就更有价值了 。 如果老人过上了年年有余的生活 , 幸福感自然会提升 。
退休|退休之后,真正幸福的生活,是从“边走边扔”开始的
本文图片

04
扔掉对儿女的“高要求” , 接受儿女的平凡生活 。
中年人 , 对儿女的要求是很高的 。 他们不仅关心儿女的成绩 , 还逼着儿女去学艺术、体验生活等 。
《荀子?劝学》里写道:“青 ,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 , 水为之而寒于水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