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杂货店|《解忧杂货店》:人性最大的善良,是懂得“换位思考”( 二 )

解忧杂货店|《解忧杂货店》:人性最大的善良,是懂得“换位思考”
本文图片

换位思考 , 适度打扰
贵之看着父亲独居在小小的陋室里 , 处理着厚厚的信件 , 不禁有些心疼 。
他劝父亲关了店铺 , 搬去东京与自己同住 。
贵之说 , 自己已和妻子商量好 , 准备换一所大房子 , 会为父亲预留好一个房间 。
浪矢爷爷内心是欣慰的 , 他知道 , 自己搬过去 , 贤淑的儿媳定会客气热情地招待 。
但他还是拒绝了儿子的好意 , 选择独自守在生意冷清的杂货店 , 选择不去打扰 。
因为他懂得换位思考:
儿子一家挤在狭小的出租屋生活多年 , 一个人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 可以亲亲热热地生活了 , 谁又愿意挤进来一个小老头呢?
世上最便利的事 , 莫过于依赖和索取 。
可总有一些内心柔软的人 , 善于体谅别人的难处 , 宁可自己承担辛苦与不便 , 也不做让人为难之事 。
浪矢爷爷即使后来因身体抱恙 , 搬去了儿子那里 , 也始终尽自己所能 , 打理好自己的事物 , 不给儿子儿媳增加额外的负担 。
林语堂曾说:
“一个心地干净、思路清晰、没有多余情绪和妄念的人 , 是会带给人安全感的 。 因为他不伤人 , 也不自伤 , 不制造麻烦 , 也不麻烦别人 。 某种程度上来说 , 这是一种持戒 。 ”
成年人的世界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
没有谁的付出 , 是理所应当 。
须知 , 各自安好 , 浓淡相宜 , 才是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相处状态 。
解忧杂货店|《解忧杂货店》:人性最大的善良,是懂得“换位思考”
本文图片

推己及人 , 万事可恕
浪矢爷爷的信 , 帮不少人解决了烦恼 , 而那些来信 , 也让浪矢的晚年变得充实 。
奇妙的是 , 那些写信的人或多或少 , 都与一间名为“丸光园”的孤儿院有关 。
这一切难道只是巧合吗?
在书中最后一个章节 , 园长办公室抽屉里的一封旧信 , 为我们解开了迷题 。
原来 , 浪矢爷爷年轻时 , 曾是工厂的一名机械工 , 他与一位富家小姐意外相识 , 迅速坠入爱河 。
他们知道 , 由于家境的悬殊 , 这份感情注定不被接受 , 于是相约私逃 , 没想到却因女佣的告发而失败 。
小姐在父亲的威逼下 , 写了一封绝交信 。
收到信后的浪矢十分伤心 , 只好黯然离去 。
入了心的人 , 最难忘;动了心的情 , 最伤人……
所有人都以为 , 浪矢的内心一定充满了绝望 , 从此以后对小姐只剩怨恨 。
谁知三年后 , 郁郁寡欢的小姐收到了一封来信 。
而这封信 , 是她心中想念的人所写 。
原来 , 浪矢离开后也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 。
但他深知小姐重情 , 担心小姐会因为当初的决定而内疚 , 于是在一番思量之后 , 决定写信来劝慰开解 。
他在信中说 , 自己当初想带小姐私逃的想法很恶劣 , 幸亏小姐改变了想法 , 才避免了不可挽回的过错 。
他还告诉小姐:
自己如今在家乡过得很好 , 你就不要自责了 , 同时也祝愿你能得遇良人 , 余生美满 。
浪矢饱受情伤 , 最挂怀的却还是对方快不快乐 。
自己体会过锥心之痛 , 却还是愿意原谅让自己痛苦的人 。
如此良善 , 让人动容 。
如浪矢所愿 , 小姐读到信后 , 渐渐解开了心结 。
但他不知道的是 , 小姐后来为了这份真挚的感情 , 选择了终身不嫁 。
并在临近浪矢家乡的地方 , 修建经营了一座丸光园 , 从此默默守护 , 互不打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