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戳心的故事:“我后悔把儿子培养得太出色了”( 二 )


有次老爷子动手术 , 希望儿女能留下来陪陪自己 , 可儿子说要去参加朋友的喜宴 , 女儿说要送孩子去上课 , 只留下老人和保姆在医院 。
经过7个多小时的手术 , 老爷子醒来后只见保姆守在身旁 , 眼泪瞬间流了下来 。
那些言行中透露出来的冷漠 , 只会让父母徒增凄凉与忧伤 。

一个戳心的故事:“我后悔把儿子培养得太出色了”
文章图片
网友@是非事在敬老院工作 , 他道出了老人们孤独的真相 。
他所在的敬老院服务很好 , 设施齐全 , 老人平日里有人看护 , 不愁吃穿 。
但老人们的眼神总是很空洞 , 提不起精神来 。
很多老人没事坐在门口等待儿女来看望 , 如果来了 , 就喜笑颜开;如果没来 , 就偷偷抹泪 。
网友说:
在这里的老人不愁吃穿 , 但心灵没有寄托 , 因此会感到孤独 。
而很多儿女不能频繁来探望 , 也不是不孝顺 , 而是真的脱不开身 。
生活中 , 有太多的身不由已 , 儿女有身不由己的无奈 , 父母有身不由己的想念 。

一个戳心的故事:“我后悔把儿子培养得太出色了”
文章图片
作家渡边淳一说过:
日本很多年轻人身在大城市 , 父母居住在乡下 , 两代人的价值观非常不同 , 交流又越来越少 , 亲情纽带的疏松 , 导致出现了“孤独死”的现象 , 中国今后或许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
无论哪个国家 , 无论多不愿意承认 , 父母与子女之间 , 终究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 。
面对孤独的侵蚀 , 是每个父母不得不经历的考验 。
撒贝宁曾透露过自己把父母接到北京的经历 。
撒贝宁和妹妹都已在北京安家 , 父母一直在武汉工作生活 , 时常很想念他们和孩子 。
父母退休后 , 撒贝宁决定把父母接到北京一起生活 。
可父母到北京后 , 他工作很忙 , 能陪伴父母的时间很少 , 更多的时候 , 还是父母俩人在家中四目相对 。
父母失去了武汉熟悉的圈子和环境 , 反而显得愈发无助和孤独 。
现实就是这样 , 无论是儿女远在天涯 , 还是近在身旁 , 父母都难免会感到孤独 。
儿女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顾 , 有繁重的生活要应对 , 能休憩的时间 , 真的少之又少 。

一个戳心的故事:“我后悔把儿子培养得太出色了”
文章图片
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全国人口总数为14.12亿人 , 其中60岁以上人口为2.64亿人 , 占总人口数的18.7% 。
这就意味着 , 每7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在面临如何安度晚年的问题 。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 各种养老概念也在氤氲而生 , 这3种新型养老方式 , 你必须要知道 。
近几年 , 在上海、北京、广西等多个城市兴起了一种“时间银行”的互助式养老 。
这是美国人埃德加·卡恩倡导的一种公益活动 。

一个戳心的故事:“我后悔把儿子培养得太出色了”
文章图片
简而言之 , 就是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 , 帮助有需要的老人打扫卫生、做饭、陪护就诊等等 , 以服务时长换取积分 。
服务他人的同时 , 老人也能锻炼自己的身心 , 待到年迈时 , 还可以用积分兑换等价的服务 。
在离武汉市区70公里之外 , 有一个网红养老村 , 这里山清水秀 , 居住着很多武汉来的退休老人 。
他们相邻而居 , 每天早起喂鸡养羊、收拾菜园 , 闲时就钓鱼捉虾、喝茶聊天 , 过得忙碌而又惬意 。

一个戳心的故事:“我后悔把儿子培养得太出色了”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