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系列里,让我们从“谈判思维”的角度,来看看类似职业老千在“说服”对方的手法里,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
简而言之,三个技术:
超负、短路、从属 。
最近这几篇都和大脑的“短路” 有关 。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习惯,
懒 。
当我们思考做决定的时候,并不是每一次都会不辞辛劳地、事无巨细地把所有分析都从头做起 。
相反,我们的大脑会依赖于经验、猜测、假设和武断,尽量走思维上的捷径,也就是“短路” 。
而“触碰”这种沟通方式,完美的契合了大脑短路的特点 。
首先,“触碰”作为一种沟通方式,它的表达特点是“模糊”,具有“模棱两可”、甚至可以多重解释 。
比如,
在一次工作会议结束时,老板给所有人分配了艰巨的工作任务,也包括你 。
当大家走出会议室时,老板都没有特殊的动作;
但当你走过老板身边,他轻轻伸手在你的上臂处“拍”了一下,并没说什么;
这个“触碰”的模糊含义瞬间让你的大脑短路;
大部分时候,或者大概率上,你会把这个“触碰”解读为老板对你的“特殊”鼓励,从而让你兴奋不已 。
(尽管还有很多其他的解释,可能和你理解的完全不同)
让我们反过来思考;
有时候,我们的沟通正是因为“语言”这个东西可能过于精确了,而造成了沟通的问题;(尽管语言本身实际上还存在很严重的表达边界)
比如,谈判中所遇到的僵局 。
再继续用语言来沟通,可能增加的只是双方的不悦 。
而真诚地握个手,不言而喻的一些信息,可能就会让场面和气氛产生变数 。
从这个思路来看,如果你是一个部门的管理者,用“触碰”代替一些话语,可能会让你的员工更为触动 。
当然,请不要误读,我指的是符合社交准则的接触,比如,握手,拍拍肩膀,上臂,并注意频次和数量 。
文章图片
3 小费的触动
当然,这篇文章并不是在怂恿你,以后尽量去“碰”别人 。
要知道,“触动”可以是物理上的,也可以是心灵上的 。
只要你能明白“大脑短路”的原理和机制 。
让我接着给你举个不用“物理触碰”的例子 。
2002年,美国伊利诺伊州蒙莫斯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斯特洛梅茨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 。
实验对象是一家饭店的客人;
实验设计了服务员三种不同的服务行为,来观察相应的客人是否会提高给出的小费 。
不同的服务行为和餐后的免费糖果有关 。
第一个实验里,服务员会在餐后送上一种免费糖果;
第二个实验里,服务员会在餐后送上两种免费糖果;
第三个实验里,服务员会在餐后送上一种免费糖果,然后走开,但旋即又回头再送另一种糖果;
猜猜看,三种实验里的小费哪个更多?
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不送糖果的小费金额:
实验一,服务员得到的小费,多了3.3%;
实验二,服务员得到的小费,多了14.1%;
实验三,服务员得到的小费,多了23%!
(详见:Strohmetz, David B., Rind, Bruce, Fisher, Reed and Lynn, Michael, ‘Sweetening the Till: The Use of Candy To Increase Restaurant Tipping.’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32 (2002): 300–309.)
第三种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小费增额,其秘密就在那个“走开,但旋即回头又给一个”的“触动”里 。
让我们用相同的思路来解释,我们的大脑被这种“奇怪”的行为瞬间短路;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总有一些人,走进了心灵,便自此不忘不弃
- 这个全国技术能手组装电脑不靠“视觉”靠“心灵”
- 心灵相通|真正让男人着迷的女人,往往是如此的
- 金性勇|封面评论|杭州版《美丽心灵》刷屏,唯有潺潺的爱可消融厄运的坚冰
- 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 活在当下,让人生多一份豁达『心灵加油站』
- 很唯美的心灵鸡汤语录,让你看透人心
- 鼓励心灵鸡汤经典语录短句(句句入魂)
- 每日7句暖心文案,治愈人心,启迪心灵
- 王璨|女人一旦不在意,你触碰她的这些“禁区”,那你们也快结束了
- 文字,是你心灵的寄托
